酒盅印的基本介绍酒盅印是台州路桥旧时农村的一道特点点心,顾名思义,形似酒盅而得名。它使用糯米、早米多种结合,再用酒盅当模一个个印起来放在纱布上,待做好蒸熟即可,佐以红糖(或白糖),还可依据个人爱好添加少许桂花、果仁等,口味甜而不腻,糯而不黏...

酒盅印的基本介绍
酒盅印是台州路桥旧时农村的一道特点点心,顾名思义,形似酒盅而得名。它使用糯米、早米多种结合,再用酒盅当模一个个印起来放在纱布上,待做好蒸熟即可,佐以红糖(或白糖),还可依据个人爱好添加少许桂花、果仁等,口味甜而不腻,糯而不黏。
每年阴历7月的最后一天,台州风俗要供奉“地藏皇”菩萨,农村会自制“酒盅印”加上一些水果,含义土地丰壤、家宅永安、现存益寿等。
将糯米粉和早米粉(或番薯粉)以6∶4的比率混合;再加入适当红糖(或白糖)搅拌均匀,并反复揉搓;接着,在蒸笼里铺好纱布,用小酒盅当模,将拌好的粉填满酒盅后倒扣在纱布上,制成一个个酒盅印;最后放入蒸笼,蒸6到8分钟左右,酒盅印就熟了。应该注意的是,因为酒盅印个头小,蒸制时间不适合过长,不然容易倒塌变形。正由于酒盅印是糯米粉与早米粉相掺做成的,放久一点也困难发硬或坏掉,也便捷携带。
商品特征
刚出笼的酒盅印香气四溢,甜而不腻、糯而不黏;如果是放凉再吃,甜中带糯、糯中带韧,也别有一番风味。
历史民俗
酒盅印最早由元末海洋发展者方国珍创造,方国珍是出了名的孝子,酒盅印是其研发出来孝顺老妈妈的,后来也当作他作战时的干粮用。
做法
糯米粉、早米粉、红糖(或白糖)50克、果料、瓜籽仁少许。
做法:先将糯米粉和早米粉(或番薯粉)以6:4比率混合,再加入搅拌均匀,并反复揉搓。接着,用小酒盅将拌好的粉制成一个个“酒盅印”,最后放入蒸笼里蒸熟即可。
1、把大米面、红糖(白糖)、果仁掺在一块,放在一个容器里拌匀,用少许清水弄潮后再继续搅拌,直到面均匀潮湿且没小疙瘩,(里面要没干面粉即算潮好)。
2、果料切成小丁备用;瓜子仁待用。
3、取十只小玻璃酒盅,将酒盅内壁抹上一层色拉油,用勺把大米面装入酒盅,在面上放几粒果料和瓜子仁。
4、上蒸锅蒸6至8分钟(时间不可以过长,不然容易蒸塌了)将酒盅倒扣轻敲一下将糕取出码放平盘内,如再撒些桂花糖汁味道更香甜。
酒盅印的获奖荣誉
酒盅印小吃入选了路桥区“百县千碗”获奖菜品。